在北方,收獲時節的喜悅過后,農戶常要面臨這個兩難選擇:秸稈,咋整?燒吧,污染環境會被處罰;不燒吧,還不知道咋處理。在擁有2億多畝耕地、糧食產量居全國之首的黑龍江,秸稈難題更為凸顯。這些年來,一到秋冬季節,當地常因秸稈焚燒問題備受關注。
平心而論,為解決秸稈難題,黑龍江下了大氣力。全省秸稈禁燒工作會年年開,省領導坐鎮,農業、環保、公安等十多個部門聯動禁燒,還出臺了最嚴秸稈禁燒令。然而,高壓之下,禁燒區內,仍有煙火。
秸稈年年禁燒年年燒,癥結何在?
究其原因,秸稈還是沒有得到科學的綜合利用。以往,秸稈可做柴燒、能喂牲口,不是包袱是寶貝。但隨著農村生產生活水平的提升,更便捷、更高效的燃料、飼料得以普及,秸稈不再吃香,成了人人敬而遠之的垃圾。
生物質秸稈顆粒機的出現,為促進秸稈綜合利用提供了有效的途徑。利用生物質秸稈顆粒機將秸稈進行加工,壓制成顆粒,這些顆粒可以廣泛應用在生物質電廠,家庭取暖等方面,改變了秸稈被一把火燒毀的命運。提高了秸稈的綜合利用率。
秸稈,是錯了位的資源。打通農業社會化服務“最后一公里”,黑龍江每年上億噸的秸稈,就是一座有待深挖的富礦。多一些設身處地的農民視角,多一些切實可行的制度措施,昔日的老大難或許能成長為多贏的新產業。